2014年的夏天,是個“多事”之夏。機動車“排放升級”是行業最熱的話題之一。
會議室里座無虛席,來晚了索性就從外面搬了把椅子坐在后面。曾參加過8月初在北京召開的“排放標準”的技術研討會的一位企業工程師向記者描述過這么一個場景。據悉,7月底,中國歐盟商會在北京亮馬橋飯店也召開了相關的技術研討會,會議持續整整兩天,現場同樣濟濟滿堂。
從去年2月份,業內關于第六階段排放標準可能“大轉身”的消息一直沒有中斷過。截止到目前,從第六階段排放標 準制定相關方發布的消息,以及在各種行業論壇、會議以及交流會上,據業內人士透露的消息來看幾乎可以確定的有兩點,一是2016年北京將率先實施第六階段 排放標準。二是新標準或將引進美國標準體系做部分修改。
壓力之一:2016年切換新標準 接棒難實施
記者曾采訪過多家自主整車企業,對第六階段可能會對接美國標準的看法,結果顯示企業都反對更換體系的做法,并 一致認為兩種體系完全不同,一切推倒重來更換代價太大。雖然業內反對聲音比較大,但強制實施,重壓之下的車企也必須面對這艱巨的挑戰。目前時間已進入倒計 時,距離2016年還有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企業是否可以按時順利接棒?記者對多家零部件企業又進行了后續采訪。
“立馬轉身切換加州體系,并要求短期內實施是不現實的,這如同我們去談共產主義社會,只是一個共同的目標,理想美好要求標準高,但距離現實卻很 遙遠。過于倉促的實施第六階段的標準,主機廠與發動機開發的產品也過于倉促, 產品在實際應用中能不能真正的滿足第六階段的排放標準需要值得深思?!币晃话l動機企業銷售部門負責人人告訴記者。
實際上,這種悲觀的回答,遠不止一家之言。
埃貝赫排氣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排氣技術銷售兼項目技術總監LINDA認為,第六階段不管是采用歐標或是美 標,對于重型發動機來說排放技術路線要求車輛要同時安裝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與微粒捕集器(DPF)。這兩種技術路線對油品要求非常高,而短期內同等 質量的油品難以覆蓋全國。一旦北京車輛行駛到外地,使用不達標的燃油會對發動機以及后處理系統造成損害 ,導致排放不達標。此外,對于中重型汽車來說,2016年只在北京實施新標準,市場需求量少,而且汽車廠的車型很多,對應的后處理器也不止一種。但一次研 發企業需要耗費模具費等成本上千萬元,短期內企業很難回收所投入的資金。